你家孩子怎样入睡?是听着故事入睡还是在你哼的催眠神曲中入睡?有些妈妈会问:只要熊孩子能乖乖睡,听不听故事有什么关系?当然有关系!
对于学龄前(5、6岁前)的孩子,是否能经常听到父母的睡前故事,将直接影响孩子上幼儿园后的学习表现及上学后的学习成绩。
从婴儿时期起,就应该给孩子养成阅读床头书的习惯:对婴儿而言,识字可以从襁褓开始——童趣的故事、押韵的打油诗、优美的儿歌、温柔的睡前谈话,都有助于儿童早期词汇量的扩大和沟通技巧的培养。
我们经常说“三岁看老”,但其实很多人还不理解:培养0-3岁的孩子,真正的方向是什么?绝不是昂贵的早教班、提前学数学,而是语言的发展!
而一个残酷的事实是:越富裕的家庭,越懂得孩子早期智力开发的方向。
美国社会学家曾做过一项普查,普查结果表明:中上层家庭的孩子和底层家庭的孩子相比较,同样在3岁时,词汇量居然相差了一半。
更通俗来讲就是,在孩子看到长城之后,富裕家庭的孩子说:长城雄关万里。而底层孩子只会说:长城怎么那么长。
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?
研究者给参与调查的孩子戴上监测器,发现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,0—3岁的孩子能说3000多万个词。不断的语言重复和刺激,促进了孩子的大脑发育,最终导致孩子领先。
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距?
而且中产阶级家庭坚持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比例达到66%,是普通家庭的2倍。在良好的语言环境的不断刺激下,孩子的大脑发育得到了促进,并在日积月累后成为孩子的领先优势。同时,这种差距会在3-5年后,随着孩子上学、升学变得越来越明显。